1、发泡孔不足
(1)发泡剂质量问题;
(2)塑料材质太低;
(3)混合温度过高,发泡剂早分解;
(4)胶料停放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,部分发泡剂会挥发或分解;
(5)胶料硫化速度过快;
(6)压力过高,超过发泡剂气体形成的内压,导致发泡孔不足;
对策:
(1)在限定期限内检查发泡剂是否合格;
(2)检查胶水的可塑度是否符合标准。如果可塑度太低,应加入混合以增加可塑度,以利毛孔;
(3)检查密炼机出料温度是否过高,辊筒温度是否过高,胶料是否烧焦。有的混炼温度高,可加少量加工或添加重发泡剂;
(4)长期停放的胶料应精炼回补处理;
(5)配方调整,检查硫化剂的临界温度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是否接近,并相互协调,使硫化速度与发泡速度相匹配;
(6)调整机器压力。
2、充模不足
原因:
(1)胶量不足;
(2)模具光滑度不够或模具长期使用未清洗,胶料流动受阻;
(3)模具型腔结构复杂,胶料流动性不匹配,开孔后模具顶部无法填充,形成缺陷;
(4)型腔死角处的空气无法排出,使胶料未充满型腔,导致边缘缺胶;
对策:
(1)一一称重,保证胶料重量;
(2)提高橡胶材料的流动性;
(3)修改模具,合理设计排气孔、分型结构等。
3、发泡孔不均匀(太大或太小)
如果发泡孔过大,产品的硬度和密度不达标,闭孔会变成接缝孔,微孔会变成小孔,部分塌陷或部分发丝可以不上升。
原因:
(1)发泡剂结块或颗粒太粗;
(2)混合不均匀;
(3)胶料含水量过高,胶料混入空气或杂质;
(4)硫化不足,开模后继续发孔;
对策:
(1)检查发泡剂,如有结块现象应过筛,粗颗粒应粉碎,充分混合(或细通)分散均匀;
(2)干燥后用水过多,除去胶中的空气或杂质,使其充分硫化。
4、过度硫化或硫化不足
(1)过度硫化
一般表面变色、小孔、硬度高、产品边缘开裂,原因是操作不当,或温度过高、硫化时间过长或仪表故障,应检查阀门和仪表是否有问题,并严格实行操作规则。
(2)欠硫化
硫化不充分时,气孔压力大于模具后的外压,如果胶料继续冒孔,会造成硬度过低、强度差、变形大。重孔爆破。检查仪表和阀门是否有问题,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
注:发泡制品质量控制指标
(1)表观密度越小越好;
(2)机械强度一般为0.5-1.6mpa;
(3) 静压下的长时间不变形;
(4)硬度;
(5) 冲击弹性;
(6) 连续动态疲劳;
(7)老化测试(70度*70小时;100度*24小时);
(8)低温试验。
四、结论
作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发泡橡胶制品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在今后的研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:
(1)研发节能、低污染的发泡剂,生产发泡橡胶制品;
(2)碳酸氢钙无机发泡剂安全卫生,与有机发泡剂并用时应加大用量;
(3)解决固化速度与发泡相匹配的问题仍将是发泡产品研发的重点;
(4)发泡工艺的研究不容忽视。